第六届国际反病毒大会丨安天:反病毒体系需将范畴扩展到全量执行体
时间:2025年09月24日
9月23日,以“共同应对病毒威胁 守护数字资产安全”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反病毒大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国际刑警组织网络犯罪局、亚洲反病毒研究者协会、中国安天、俄罗斯大蜘蛛、美国欧普斯安公司、韩国安博士等国内外反病毒行业的权威专家学者、业界领袖,分享了该领域的最新科研与实践。
安天集团创始人、首席技术架构师肖新光在主论坛作了题为《恶意代码样本的科学分类方法及应用意义》的报告。网络安全高级威胁防御主题论坛上,安天安全研究与应急处理中心负责人刘佳男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分享;会议期间,安天参与编写的《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分析报告(2025)》《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统计分析报告(2025)》由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正式发布。大会宣告成立了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建设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由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担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由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
论坛演讲:《恶意代码样本的科学分类方法及应用意义》
安天集团创始人、首席技术架构师肖新光作了题为《恶意代码样本的科学分类方法及应用意义》的报告。肖新光指出,恶意代码的分类命名难以统一是因为安全厂商在长期实践中各自形成了高度复杂的工程体系,并结合安天SCMP分类法论证了:使用互斥、穷尽的一级分类原则以及标签化命名体系,可以实现对象的精确标定和知识化输出,达成精准安全判定和快速响应等运营价值。他强调,面对日益严峻的混合执行体攻击等新型突防方式,反病毒体系急需摒弃“非黑即白”的传统安全模式,将对象范畴扩展到全量执行体,并根据行为、关系、环境和上下文进行综合安全评价,支撑情报共享与弹性运营。
肖新光作《恶意代码样本的科学分类方法及应用意义》主题报告
9月24日,在网络安全高级威胁防御主题论坛上,安天安全研究与应急处理中心技术负责人刘佳男作了技术报告分享。
安天参与编写的两本报告正式发布
会议期间,安天参与编写的《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分析报告(2025)》《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统计分析报告(2025)》由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正式发布,系统梳理了近一年来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当前网络空间面临的新趋势、新风险、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网络安全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行业机构和研究人员提供信息参考。
《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分析报告(2025)》《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统计分析报告(2025)》发布
安天担任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建设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此外,大会宣告成立了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建设发展联盟,联盟针对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关键技术和服务“卡脖子”问题,致力于打造以我国网络安全产业为核心的网络与数据安全创新生态。
联盟理事长单位由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担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由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在理事长单位的指导和协调下,安天将协同其他理事单位和会员共同建设一个多引擎驱动的可疑文件协同分析与威胁情报数据共享平台,构建多引擎、多维度的协同检测机制,有效提高恶意样本检出率和溯源分析能力,加速人工智能创新技术在病毒防治领域的应用,支撑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维护国家安全。
安天AVL SDK反病毒引擎将作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的优势资源之一。目前安天AVL SDK反病毒引擎针对感染式病毒、蠕虫、木马、黑客工具、灰色软件、风险软件、垃圾文件、测试文件八个恶意代码分类,超过5万个家族和1700万个恶意代码变种进行精准识别检测,检测能力完整覆盖全量已知恶意代码,严格遵守CARO公约,输出由分类、环境、家族组成结构化分节命名,并基于恶意样本的行为能力输出并针对加密勒索、窃密、远控、僵尸程序、挖矿等典型恶意行为输出近百种恶意行为标签。
同时,联盟成员单位间还将建立快速、高效的威胁情报共享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恶意样本文件、哈希值、C&C地址、IOCs等。
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建设发展联盟成立
本次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天津)论坛和第六届国际反病毒大会为期两天,由天津市政府主办,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承办,近500位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业界领袖、行业精英参加。面向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的未来场景,积极探索反病毒技术的前沿创新方向,深化计算机病毒防治国际间的协作交流,在网络安全领域政策研究、标准制定、解决方案等多层面实现新突破。